《易经》为群经之首,广大精微,无所不包,整部《易经》不过三个字: ‘上’字加一竖为‘止’,‘止’上加一横为‘正’。

遇到困难时,唯有上,才能摆脱困境;

遇到烦恼时,懂得止,才能走得更远。

人与人最大的不同,不是在于聪慧愚笨、富贵贫贱,而是在于是否有一个正确的心态。

人这一辈子,就藏在这三个字里。

上,即积极向上。

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:

他们老是抱怨生活的不如意,抱怨自己没有机会。

可真的出现机会的时候,又不想去做,不想上进,只想安于现状。

“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”

一个不想往上走的人,谁都扶不起来。

要知道,一分辛劳,一分收获。

虽说上进的人,不一定都会成功,但不上进的人,一定无法成功。

止,即及时止损。

“人生中90%的不幸,都是因为不甘心。”

确实如此。

太多的人不懂得及时止损,放不下那些人和事,最后让自己身心疲惫。

看过一个故事:

一位教授拿起一个一个装有水的杯子,问在场的听众:“猜猜,这杯水有多重?”

大家纷纷回答:“50克、100克、125克。”

教授说:“我不知道它多重,但我现在拿着它不重。

如果我这样拿着它几分钟,会怎样?”

大家说:“不会怎样。”

教授再次发问:“那我拿着持续一个小时呢?”

有人说:“手会酸。”

教授说:“说得对,那我拿一整天呢?”

台下议论纷纷,有个听众说:“那手肯定会发麻,严重的话手的肌肉会痉挛,就得去医院了。”

教授对着那位听众说:“那怎样才不会让我的手发酸、肌肉痉挛。”

大家异口同声地说:“放下水杯呀!”

教授点头说:“是的,其实,生活中的痛苦有时就像我手中的杯子。

我们痛苦几分钟没有关系,但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,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。

日积月累,你的精神可能就会崩溃。

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。”

人之所以会痛苦,就是因为放不下。

心态的态拆开来,就是心大一点。心若大一点,会少很多烦恼,心态自然就会好。

对于那些让你痛苦的事情,与其承受痛苦地拽着,不如潇洒地放开。

正,既摆正心态。

人的一生,就是一场心的修行。

心不正,事不顺;

心若正,事顺意。

人,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。

积极心态,会创造人生;

消极心态,会消耗人生。

面对同一个困境,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果。

心随念走,身随缘走,人虽不能靠心情活着,但可以靠心态活着。

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开心与不开心,往往就是心态问题。

懂得上,才能把握机会;

懂得止,才会活得自在;

懂得正,人生才会顺。

只有心向阳光,你才能遇到一处清澈的水泽。